第586章 粮价暴涨(2 / 2)

大清弊主 塞外流云 1696 字 25天前

粮价上涨原因?这不是明知故问吗?张鹏翮微微一怔,忙躬身道:“回皇上,微臣窃以为,小民百姓手头钱财不多,骤闻大旱,纷纷抢购储备,是以刺激粮价上涨。”

“京师通州有大仓十个,储粮近千万石,年年春粜秋籴,旦遇灾荒,必然开仓放赈。”贞武沉声缓缓说道:“何以听闻有灾,百姓仍是闻风抢购?”

张鹏翮压根就未料到贞武竟然会如此考虑问题,闻言不觉鄂然,稍一思忖,他便躬身道:“百姓闻风抢购,乃是朝廷赈灾措施不力,百姓此举实属不信任朝廷,此皆上书房一众臣子筹划不周,恳祈皇上降旨责罚。”他实不知贞武究竟是何想法,先坦然认罪再说,认罪总无大错。

见张鹏翮揽罪,贞武不由暗笑,略一沉吟,便顺着话头道:“此事上书房确有些责任,朝廷的措施制定的不可谓不详尽,但执行却总是差强人意,务必由上至下究查原因。”说着,他微微一顿,才接着道:“百姓风闻有灾,购粮备荒,亦是天性使然,不过,却也足以说明京师仓厫不足,储粮不足以满足京城百姓所需,此番以工代赈侧重于在朝阳门、东直门、德胜门一代增建几座仓厫。”

听的贞武没有降罪的意思,张鹏翮不由微微松了口气,忙躬身道:“皇上圣虑深远,见微知著,京师增建仓厫储粮,实是利国利民之举,微臣领旨。”

贞武稍稍斟酌了一下,才说道:“百姓争购,导致粮价上扬,虽事出有因,然此风气亦应逐步扭转,否则真遇粮仓空虚之时,易生大乱,不过,此事只能让百姓稍吃点苦头,却不能放任不管。

江南漕运三月初便能陆续抵达通州,南洋首批赈荒之粮五十万石在二月底三月初亦能抵达天津,上海亦有三十万石海运而来,京师根本不缺粮,命人将这消息散布出去,并提前发放京师官吏、兵丁的季米(禄米皆是按季发放,一般都是三月、六月、九月发放。),另外,着海运仓、兴平仓各调拨十万石减粜,以平抑粮价,稳定民心。”

“微臣尊旨。”张鹏翮躬身道,心里却是暗忖,二十万石能济得了什么事,不过是聊胜于无罢了,倒是提前发放禄米,可以极大的稳定民心,毕竟一众官吏、兵丁的所领禄米皆有富足,价高发卖,既能赚钱,也能起到平抑粮价的作用,不知这散布粮食充足的消息是否是请君入瓮?

待张鹏翮躬身退出,贞武起身在殿内缓缓的踱了起来,京师、通州的十大粮仓多年未经整顿,其中不知有多少猫腻,这盖子一揭开,怕是会引起朝野震动,不过,也该下狠手整顿一番了,西北爆发大战已为期不远,待到那时再整治可就迟了,既是要整,就该彻底整治一番,有关制度也要跟着完善。

不过,现在还不到火候,得等粮价再涨点,放出二十万石粮食减粜,对整个京师而言,作用有限,反而可能促使粮价继续上扬,提前发放季米,不过是为免粮价涨的太离谱,再则,他也担忧各仓亏空太大,引起恐慌,得再拖两日,等漕粮和南洋、上海之粮快到之时再动手,让他们再蹦达两日,也便于一网打尽*京师不缺粮,提前发放京师官吏、八旗兵丁季米、调拨二十万石稻米减粜的消息很快就传播开来,消息一传开,京师内城的大小官吏及一众旗人登时就安下心来,但外城经这消息一刺激,粮价却是不降反升,转眼间便升到一两五钱一石。

京师的商人不仅消息灵通,也多是见多识广之辈,漕粮征收仅只限于山东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等八省,所谓三月初有漕粮抵达通州,纯粹是开玩笑,三月初开始便有漕船陆续到通州交粮是没错,可三月初来交漕粮的是山东、河南两省。

但京报上明确写着蠲免山东、河南一年的正赋,这就是说山东、河南皆已遭灾,按惯例,朝廷定然会就地截拨漕粮赈灾,哪有运到通州来的?而两江、两湖和浙江的漕粮至少要到五月之后才能陆续抵达通州。

至于说南洋、上海两地走海路运来的几十万石粮食倒是有可能,天津二月底便可开港,不过那批粮食一则数量少,二则是用于赈灾的,不可能进京师。

官方的消息既是漏洞百出,那就说明京师不是不缺粮,恰恰相反,京师缺粮食,这从仅仅只放出二十万石粮食来减粜就可看出来,二十万石减粜就想抑平京师粮价,开什么玩笑?这粮价不涨就真是没天理了。

眼见粮价节节攀升,京师一众百姓自然是人心惶惶,抢购之风亦是越演越烈,粮价也很快就升到一两六钱一石,却仍是供不应求,京师大大小小的粮商一个个都忙的脚底生风,各显神通四处调集粮食。

(未完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