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姑娘,怎么穿这身在外面招摇啊。”
这边在说话,那边就有好心妇人招呼着少女。
“要你管!怎么到处都是多嘴的奴才!”
少女话音清脆,可话语却着实不堪。
“喏,就是这样,你说气不气人?”
“还不止如此呢,她问路也就问吧,还丢一把白铜钱,说看赏,把人当她家包衣看呢!”
随着真相的揭示,加上少女一边跑一边还回头骂,时不时夹个“本格格”、“奴才”之类的称呼,追在她身后的人也越来越多了。
等到少女跑近一撞高而尖的建筑前,追兵不仅越来越多,情绪也越来越激动,“揍鞑女”的呼声也渐渐起了。
“救命啊——!”
此时夏小燕才真正感觉不妙,再不敢自称格格了,踩着木屐冲到这座建筑前,惶恐地高喊出声。
早知外面全是这种不知尊卑,狼心狗肺的奴才,她怎么也不敢离开大观园到这里来。这几曰她歇班,听说苏州有座满人天庙,就想来探探,看是不是能找到联络满人大官,乃至直接通到紫禁城的途径。
既是见“族人”,自是要穿旗装了,从不看报的夏小燕带着侍女行了一路,就顶了一路白眼,早揣了一肚子火。再被人一说,回话自是没好气,没想到就这么捅了马蜂窝,侍女也跑散了,就剩她一个人撞撞跌跌到了地头。
眼见天庙大门就在眼前,脚下一崴,夏小燕惨叫一声摔在地上,上百人呼啦啦就围了上来,惊得她扯足了嗓子,尖叫声惊得四周鸟雀轰然飞腾。
“住手!”
追上来的已大多是闲汉了,斜眼歪嘴,嘿嘿笑着,正要动手整治,一声沉喝响起。
咔嗒咔嗒的声音渐近,一个拄着拐杖的中年人出现,皱眉道:“光天化曰,你们围住一个小姑娘想要干什么?”
“这是鞑子,不是人!咱们整治,这是正大义!”
“谁挡谁就是汉歼!”
有人嚷嚷着,闲汉纷纷应和。
“大义?大义不是用来逞私欲的招牌,你们不怕律法制裁么!?”
中年人气愤地顿着拐杖,一身正气,闲汉们都为之一摄。
有人畏缩了,“这毕竟是座天庙啊”,“让这鞑女叩头认罪就好,别搞事了”
看看中年人背后的牌匾,“石禄江南天庙”,有人嘿嘿笑了:“你这瘸腿,也是个鞑子啊。”
“鞑子当然要为鞑子说话……”
“一并整治了!咱们这是为国为民!”
一阵嚷嚷,闲汉们连这中年人也围住了。
“为国为民?你们有资格说这话?”
中年人冷笑着丢开拐杖,再把外衣一掀,天庙门前,似乎光线也为之一黯,洗得褪色的红衣顿时擒住了这些人的视线。
红衣、领花、肩章,一切细节都在述说着这位中年人的身份,而袖章上的“禁卫六”字样,更将具体来历都道明白了。
这里是英华陆军禁卫第六师设在江南的圣武天庙,祭奠多年来阵亡的江南籍官兵,而禁卫六师的来历家喻户晓,不仅有早年岭南江南和湖广的汉军旗人,前两年收复西安,归降的汉军旗人也已有人加入到这支队伍中。
围着的众人一阵沉默,旗人和红衣的双重身份在他们脑子里激烈冲突着,有人还在嘴硬地叫着“鞑子就是鞑子”,有人却扯起了旁人的衣袖,咳嗽着准备离开了。
再到一个麻袍老者出现,将深沉而平和的目光投在众人脸上时,人群悄无声息地散开,只剩下坐在地上哼哼唧唧的旗装少女。
“多谢这位大人,等我回了北面,一定让皇上赏大人一件黄马褂。”
夏小燕起身时,对这位残疾军人无比感激,用上了她自认为最足的好意。
一瞬间,红衣中年面色铁青,朝外一指:“滚!”
声潮激荡,种种相争,如骇浪拍岸,终还是有国法和大义为堤,李肆欣慰地看到,到十一月初,人心虽还在沸腾,前半月猛增的搔乱之状却已平息下来。民间呼吁冷静以待朝堂定策的声音渐渐成为主流,总体而言,这一场波澜已近尾声。
“夫君,小香玉那边,你就不作个交代?”
不过当朱雨悠开口时,李肆暗自呻吟,波澜之外,还有一圈涟漪等着。
“要作什么交代啊?都是你们在瞎扯,我说了,我对小香玉更多是当子侄弟子一般,没那个心思。”
嘴里这么说,心中却道,当然,小香玉真有此心,我身为君王,就该海纳百川,兼容并蓄……朱雨悠叹道:“妾跟她深谈过,她一直闷在苏州那小宅子里,像是有了心结,这结还得夫君去解解。”
李肆心口一热,嘴里却埋怨道:“你们啊,简直成了拉皮条的!人家小姑娘脸薄,怎么好直接回应。”
他严肃地道:“朕既是帝王,事事就得有所交代,娘子你提醒得对,朕去给小香玉解这心结!”
朱雨悠行了个万福,嘴里道:“皇上英明”,脸上却浮着怪怪的微笑。
(未完待续)